在
精密鈑金加工中,為避免操作時出現腐蝕,可從材料選擇、加工工藝控製、表麵處理、環境控製等方麵采取措施,具體如下:

材料選擇
選用耐腐蝕性材料:根據鈑金件的使用環境和性能要求,選擇合適的耐腐蝕性材料。如在潮濕或有酸堿等腐蝕性介質的環境中,可選用不鏽鋼材質,其中 304 不鏽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通用性,316 不鏽鋼因添加了鉬元素,在抗點蝕和抗氯離子腐蝕方麵性能更優。對於一些對重量有要求且需一定耐腐蝕性的場合,可選用鋁合金,如 5052 鋁合金,具有較好的耐蝕性。
檢查材料質量:確保所采購的鈑金材料質量合格,無表麵缺陷、雜質等可能引發腐蝕的因素。在材料入庫前,應進行嚴格的檢驗,包括外觀檢查、化學成分分析、物理性能測試等,防止不合格材料進入加工環節。
加工工藝控製
優化切割工藝:在切割過程中,應選擇合適的切割方式和參數,以減少切割熱影響和表麵粗糙度。例如,激光切割具有切割精度高、熱影響區小的優點,可有效減少因切割產生的表麵氧化和微觀缺陷,降低腐蝕風險。同時,控製切割速度和功率,避免切割麵出現過熱、熔渣附著等問題,防止這些部位成為腐蝕源。
減少加工應力:在鈑金的彎曲、衝壓等成型過程中,要合理控製加工工藝參數,避免產生過大的應力。因為應力集中部位容易在後續使用中發生腐蝕開裂。例如,通過優化模具設計、調整衝壓速度和壓力等,使鈑金件在成型過程中受力均勻,減少應力集中。
保持加工環境清潔:加工車間應保持清潔,避免灰塵、油汙、酸堿等腐蝕性物質與鈑金件接觸。定期清理加工設備和工作區域,防止雜物和腐蝕性介質在加工過程中附著在鈑金表麵,引發腐蝕。
表麵處理
鈍化處理:對於不鏽鋼等材質的鈑金件,鈍化處理是一種常用的防腐蝕方法。通過將鈑金件浸泡在鈍化液中,使其表麵形成一層致密的鈍化膜,提高耐腐蝕性。例如,采用硝酸和氫氟酸的混合液進行鈍化處理,可有效去除不鏽鋼表麵的鐵離子等雜質,形成穩定的鈍化膜。
電鍍處理:電鍍是在鈑金件表麵鍍上一層金屬或合金,如鍍鎳、鍍鉻、鍍鋅等,以隔離外界腐蝕介質與鈑金基體的接觸。例如,鍍鋅層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成本效益,廣泛應用於各種鈑金件的防護。在電鍍過程中,要嚴格控製電鍍工藝參數,如鍍液成分、溫度、電流密度等,確保鍍層均勻、致密、無孔隙。
塗漆處理:塗漆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防腐蝕方法。在鈑金件表麵塗上一層耐腐蝕的油漆或塗料,如環氧漆、聚氨酯漆等,可形成一道物理屏障,阻止氧氣、水分和其他腐蝕性介質與鈑金表麵接觸。在塗漆前,需對鈑金表麵進行除油、除鏽等預處理,以提高漆層的附著力和防護性能。
包裝與存儲
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:加工完成後的鈑金件應采用合適的包裝材料進行包裝,防止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受到腐蝕。例如,可使用塑料薄膜、防鏽紙等進行包裝,這些材料能有效隔離空氣和水分。對於一些精密的鈑金件,還可采用真空包裝或充入惰性氣體的包裝方式,進一步提高防腐蝕效果。
控製存儲環境:鈑金件應存放在幹燥、通風良好的倉庫中,避免受潮和接觸腐蝕性氣體。倉庫的濕度應控製在合適的範圍內,一般相對濕度不超過 60%。可使用除濕設備或幹燥劑來保持倉庫內的幹燥環境。同時,要避免鈑金件與酸、堿、鹽等腐蝕性物質存放在一起,防止發生化學腐蝕。